綜合工信部342批公告以及2020年三電供應商數據,華為的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電機控制器、OBC和BMS已經配套于賽力斯、上汽大通MAXUS、ARCFOX、廣汽埃安、合創、奔騰等旗下的多款車型中。[詳情]
3.15臨近時,特斯拉也是想來個大的廣告效應,國內外驚險大片不斷上演,看看幾次撞入白色大貨的最近一次,能起作用的功能只剩下了后尾燈在提示后車別靠近。這么先進豪華的車,那些主動安全功能——FCW(前車防撞預警系統)、AEB(自動制動輔助系統)都哪里去了?[詳情]
智能汽車越來越像一個科技產品,伴隨著車聯網速率的提升,汽車擁有了更多智能化的功能和表現,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生態性的問題,其中接軌互聯網所帶來的安全問題就是未來汽車發展需要面對的一大焦點。[詳情]
上周結束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未來5年和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了詳細而明確的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詳情]
今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1年第2批)》,共包含136款車型,電車匯梳理數據發現,在本批推薦目錄中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最高達200.22Wh/kg,創推薦目錄歷史新高。[詳情]
造車新勢力所缺少的或許正是百多年來經過歷史檢驗的漫長的系統工程——測試和驗證。[詳情]
汽車走向智能化、網聯化,勢必面臨軟硬件分離,這也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軟件公司會進入這個行業。但是,誰在這樣的關系里面占據主導位置呢?畢竟硬件和軟件一樣重要。[詳情]
3月9日,有消息稱,華為與廣汽集團全資新能源汽車子公司廣汽埃安已著手聯合開發下一代智能電動汽車,雙方各投入了百人以上的研發團隊。[詳情]
3月9日消息,德國博世集團宣布,將耗資10億歐元(約12億美元)于今年6月在德國有“歐洲硅谷”之稱的德累斯頓建設一家車用芯片工廠。據悉,該工廠將被用來生產可安裝在電動與動力混合汽車上的傳感器芯片。[詳情]
Relectrify公司正在推出一款36千瓦/120千瓦時的商業規模模塊化電池產品,利用的是二次利用的電動汽車電池組。[詳情]
近幾年,以德、日等為主的外資企業掀起一波全球新能源產業布局狂潮,而中國新能源汽車仍以國內布局為主,海外市場發展較為薄弱。2020年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確立,中國汽車全球化發展迎來新契機,新能源汽車成為重要突破口。[詳情]
3月2日,長城汽車進行了檸檬混動DHT的全球首次拆解直播。這也是自去年12月檸檬混動DHT全球首發后,第一次以線上直播拆解的形式與大家見面。[詳情]
2021年3月2日,現代汽車集團全球首個海外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和銷售基地——“HTWO廣州”的動工儀式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詳情]
全球“碳中和”檔口,日產汽車“ePower”將推出綜合熱效率達50%的發動機
各汽車公司致力于通過汽車從生產到報廢全程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生命周期評評估(LCA)來實現脫碳。不過,對于傳統燃油發動機而言,能耗方面依然有著極強的提升空間。[詳情]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ams AG,瑞士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碼:AMS)今日宣布,推出AS5116旋轉磁性位置傳感器,旨在支持實現更安全、更智能、更環保的移動生活。在要求嚴苛的汽車應用中提供準確的非接觸角度測量,助力汽車制造商加快電氣化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