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與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宣布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學-比亞迪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以加速機器人技術、智能制造、自動駕駛及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 EI)等領域的突破性研究。[詳情]
?跨越70天,航行超3萬公里!7月7日下午,比亞迪“深圳號”完成跨洋首航,凱旋深圳小漠國際物流港,成為深圳新能源汽車的又一出海里程碑。7月8日,“深圳號”將馬不停蹄裝載6818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駛往歐洲。下半年,隨著比亞迪宋Pro、宋Plus在深汕特別合作區量產,小漠港汽車出口有望迎來井噴。[詳情]
7月7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等關于促進大功率充電設施科學規劃建設的通知》指出,結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和電力資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場景為重點,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科學合理做好大功率充電設施發展布局。[詳情]
在江淮汽車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尊界超級工廠,超過1800臺智能機器人作業,實現沖壓、焊裝、涂裝、總裝車間全面自動化與數字化,借助自研算法及工業級監控機器人,對1500個關鍵點進行AI視覺檢測,對外觀微小瑕疵的檢測精度可達0.2毫米。[詳情]
近日,廣汽印尼智慧工廠在雅加達正式竣工并投產。這座融合綠色理念與智能制造的現代化“燈塔工廠”,不僅是廣汽集團深耕東南亞的重要里程碑,更標志著One GAC 2.0全球化戰略在印尼的全面落地,正式開啟廣汽“在印尼、為印尼”的新篇章。[詳情]
高可靠、高精度、高像素!納芯微汽車前燈照明解決方案——重磅新品三連發!
隨著智能汽車照明的持續演進,ADB(自適應遠光燈)正逐步成為整車照明系統的重要配置之一。為打造更安全、更智能的前燈控制系統,納芯微正式推出覆蓋前級升壓(Pre-Boost)、恒流驅動、矩陣控制三大核心環節的整套解決方案![詳情]
在廣袤的沙漠中,沙丘如同自然界的流動建筑,隨風而變,形態萬千。這些看似靜止的沙堆,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流體力學智慧。沙丘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自然選擇優化了其形狀和結構,使其能夠在風的侵蝕和沙粒的流動中找到平衡。這種自然界的減阻藝術,為人類科技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啟示。通過對沙丘減阻特性的研究,科學家們開發出了新的減阻技術,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制造、建筑設計等領域,極大地提升了人類科技的效率和性能。[詳情]
近日,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打造的豪華新能源轎車尊界S800正式開啟批量投產,引發關注。業內人士認為,這正是中國汽車工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的一個縮影,也是汽車行業以開放共贏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寫照。[詳情]
據統計,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約130萬,其中90%以上由駕駛員分心、疲勞或違規駕駛導致。“安全第一”是無人駕駛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然而無人駕駛不意味著零事故,而是通過技術消除人為操作失誤,進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和人員傷亡。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無人駕駛已經來到人們身邊。某種程度上說,無人駕駛承載著人類超越人類駕駛員,實現更安全、更便捷出行服務的夢想。[詳情]
2025年6月6日,全球領先的車規級無線感知和通信芯片企業加特蘭在上海浦東張江科學會堂成功舉辦了“2025加特蘭日”活動,主題為“通感融合,智啟新程”。在上午的發布會中,加特蘭重點展示了其在毫米波雷達領域的最新技術突破,并深入探討了這些技術如何為智能汽車主動安全系統提供核心價值。[詳情]
在科技浪潮洶涌澎湃的今天,智能網聯汽車正在重塑人們的出行方式。當華為車BU與小鵬汽車宣布聚焦AR-HUD(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系統)解決方案的合作,并于6月5日共同舉辦線下活動時,一場關于未來駕駛體驗的深刻變革悄然拉開序幕。[詳情]
近日,財政部、工信部公布全國第三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名單,全國總計35個城市入選。溫州市以綜合成績第五名成功入圍,獲國家財政專項資金補貼1億元。[詳情]
走進嵐圖智慧工廠,像闖進了代碼與機械溝通構建的平行時空。總裝車間里,不同款新能源車在智能輸送帶上懸空滑過,機械臂以毫米級精度鎖死每個零件,AGV小車在工位間穿梭,靠實時數據算出走位最優解,把零部件精準送到指定位置。[詳情]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功率半導體作為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核心組件,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在這場技術革新與市場變革的交織中,國產力量正逐步崛起,其中江蘇長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晶科技”)憑借其卓越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洞察力,成功打造出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功率芯片。[詳情]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產業創新成果呈現井噴之勢,多家新能源車企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從動力電池技術迭代到智能駕駛系統升級,從充電技術突破到跨界生態融合,一系列創新成果彰顯出中國汽車產業的蓬勃活力與發展潛力。[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