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間,海馬汽車公告,公司水制氫與高壓加氫一體化實驗裝置項目已建設完成,標志著公司將具備氫燃料電池汽車用高純度氫氣制備與70MPa高壓氫氣加注能力。[詳情]
過去幾個月來市場趨于震蕩,在臨近年底的情況下,機構開始為來年布局。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前期因芯片短缺而受到影響的汽車板塊,隨著芯片短缺的緩解,疊加汽車智能化浪潮的推進,開始受到投資者的關注,部分機構近期已經加倉了汽車零部件板塊。[詳情]
近日,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表示,公司計劃到2023年生產電動汽車60萬輛,實現目標翻番。[詳情]
11月19日,特斯拉公司向美國得克薩斯州許可和監管部門(TDLR)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計劃在得州奧斯汀新工廠的建設上支出10.6億美元,并計劃在12月31日前完成總裝、涂裝、鑄造、沖壓和車身車間的建設。[詳情]
2018年的數據顯示,當年退役的動力電池總量達7.4萬噸,但當年全國首批上榜的5家“白名單”企業僅共計回收處理約0.5萬噸動力電池,其余6萬多噸動力電池“下落不明”。[詳情]
11月10日,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比亞迪、福特、通用、捷豹路虎、奔馳、沃爾沃六大車企承諾,2040年前將停售燃油車,屆時只出售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車。[詳情]
11月19日消息,博世正在進一步擴充車用氫燃料應用產品組合,目前可以為儲氫罐提供部件,例如氫罐閥門和減壓閥。為此,博世與意大利專業廠商OMB Saleri建立合作,深入開展產品研發。“為實現氣候中和,氫能將成為未來混合動力總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博世動力總成解決方案事業部總裁Uwe Gackstatter博士表示,“博世與OMB Saleri攜手,正努力朝著實現儲氫罐部件大規模量產的目標邁進。” [詳情]
據外媒報道,福特汽車計劃在24個月內將電動汽車年產量提高到60萬輛,使其成為美國僅次于特斯拉的第二大電動汽車制造商。 [詳情]
小米造車再獲新進展,近日小米第二家汽車公司正式成立。 [詳情]
11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大力投資電動汽車的福特,計劃將2023年電動汽車的產量增至60萬輛,是他們最初計劃產量的兩倍。 [詳情]
11月19日晚間,恒大汽車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于2021年11月19日和配售代理簽訂了配售與認購協議。 [詳情]
合肥市已形成新能源汽車產能近40萬輛 前三季度產值增長33.5%
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合肥市已形成新能源汽車產能近40萬輛,產業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一梯隊。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增長33.5%。[詳情]
11月18日,福特與格芯宣布,雙方簽署了一份不具約束力的戰略合作協議,該協議的目的是增加格芯對福特的芯片供應量。[詳情]
戴姆勒在11月18日表示,將在其位于德國柏林的工廠內生產首個內部電動機,此舉讓擔心這個柴油發動機生產基地將遭遇大幅裁員的人松了一口氣。2020年9月,戴姆勒表示其柏林工廠將在一年內結束6缸柴油發動機的生產,在此之后許多工人開始擔心自己可能會失去工作。[詳情]
11月16,別克品牌表示,將迎來全面車載互聯系統升級。自 11 月中下旬起,分批次為客戶進行更新。近日,第一波大規模升級即將開啟。[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