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翼科技:公司在車聯網領域開發有行車記錄儀等智能車載終端設備
12月22日,卓翼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車聯網領域開發有行車記錄儀等智能車載終端設備。未來公司將不斷優化產品布局和產品結構,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前瞻布局與主營相關的新興產品及技術,及時響應客戶需求,推動公司經營業務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詳情]
12月21日,豐田汽車公司表示,隨著消費者使用汽車的時間越來越長,該公司將于明年推出一項汽車定制和更新服務。[詳情]
日前,韓國雙龍汽車在法院的保護和尋找新東家以取代印度馬恒達公司的過程中,與比亞迪汽車公司合作,在電氣化方面迎頭趕上。[詳情]
日前,新版《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規明確指出,家用汽車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內,出現因質量問題需要更換發動機、變速器、動力蓄電池、行駛驅動電機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等情形的,銷售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選擇予以免費換車或者退車。[詳情]
近日,據外媒報道,三星已經開始為特斯拉高級輔助駕駛系統FSD生產車載電腦芯片,并著手為自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市場開發全新車載電腦產品。其實特斯拉一開始考慮到是與臺積電合作,但由于成本太高,進而轉投三星懷抱。 [詳情]
12月21日,T3出行與智行者舉行了戰略簽約暨首批車交付儀式。期間,由智行者改制生產的首批Robotaxi正式交付給T3出行。[詳情]
近兩年,隨著智能網聯技術商業化落地加快,L2級別自動駕駛滲透率逐步提升。相關統計顯示,2020年中國L2級智能網聯乘用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5%。與此同時,L2+/L2++技術也因為用戶需求上升等原因迅速擴大落地規模。從今年的定點車型來看,2022年將是L2+級產品集中放量的時間點,同時也是國內外技術供應商爭奪未來幾年市場份額的關鍵時期。[詳情]
12月17日,中國石化蔚來華山路充換電一體站啟用儀式在中國石化華山路加油站舉行,此次啟用儀式標志著中國石化與蔚來汽車合作的沈陽地區首座集加油、換電、充電、購物、汽服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能源服務站正式投入使用。[詳情]
2015年前后,在汽車“新四化”的變革驅動以及特斯拉帶動的創業風潮下,誕生了一批中國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在質疑聲之中,很多創業者造車夢碎、黯淡離場,但也出現了以蔚來、小鵬、理想等為代表的頭部企業,它們逐漸走出了自己的發展之路。[詳情]
“2022年1月30日之前我們的產品會運輸到德國,進行相關認證工作,認證測試8個月后將進行大批量交付。”[詳情]
今年,中國蔚來ES8型汽車正式在挪威開啟用戶交付;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期間,中國長城汽車旗下魏牌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摩卡(Coffee 01)全球首發……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市場持續發力,中國產電動車日益受到消費者青睞。[詳情]
近日,協鑫能科官方宣布,協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漢分別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公司、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簽署新能源戰略合作協議。[詳情]
12月17日,川能動力發布公告,為加快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公司與浙江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友控股”)于當日在成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有效期三年。[詳情]
12月17日,山東省居民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觀摩會在濟南召開。會上披露的數據顯示,濟南市的新能源汽車數量不斷增加,占比不斷提高,至11月底已突破4.5萬輛,占比超過1.5%。截至目前,至目前,濟南各類充換電基礎設施保有量已超過3萬個,大幅超過省下達的至2022年底建設6470個的任務目標。[詳情]
自動駕駛創企Vay將于2022年在德國漢堡推出商業化的遠程駕駛服務
據TechCrunch報道,Vay是一家試圖通過追求遠程驅動的方式使自動駕駛汽車服務更快地進入市場的公司,它已經籌集了9500萬美元的B輪融資,以幫助它在2022年的某個時候在德國漢堡推出其第一個商業服務。這家初創公司計劃提供一種交通服務,用戶可以訂購一輛被送到他們家門口的汽車,自己把車開到目的地,然后直接下車,把停車的工作留給遠程操作員。[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