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精準對接國家與首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把握數字化、智能化浪潮機遇,不斷優化辦學布局,持續提升“信息+”“人工智能+”創新實踐能力,為服務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和區域建設提供重要了支撐。[詳情]
《黑神話:悟空》以數字技術搭建東方神話世界,《哪吒之魔童鬧海》用精心打磨的特效帶來震撼視聽體驗,精彩的非遺技藝展示帶動直播間銷售額激增,云展覽、云旅游等線上文化消費愈加豐富……[詳情]
村道旁,村民在電子公告板前掃碼獲取村務動態;基地內,農戶輕觸手機完成農田灌溉;手機上,游客正通過AR導覽探索千年溶洞......在貴州省畢節市三河村,數字技術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重塑著傳統鄉村的肌理。這個坐落在大山深處的少數民族村寨,如今正依托“一圖統管、五維支撐”的數字體系,書寫著西部山區鄉村振興的鮮活答卷。[詳情]
馬拉松機器人進課堂、到高精尖企業上課……經開區探索思政課無限可能打開方式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馬拉松賽事冠軍“天工Ultra”成思政課堂“新寵”、生物醫藥企業人才走進校園生物課堂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高精尖產業成果基地化身校外思政課堂……如今,在北京經開區各校的思政課堂上可以看到,“嘗試探索”正成為主旋律,這片土地的改革與創新基因正充分發揮其作用,驅動著思政課打開無限可能。[詳情]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費電子產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在此背景下,《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以韋爾股份、華勤技術、匯頂科技、龍旗科技等為代表的滬市上市公司,在AI終端、圖像傳感、顯示技術、半導體芯片等關鍵領域持續領跑,成功實現技術創新與多場景應用的深度融合。[詳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現代制造業離不開科技賦能,要大力加強技術攻關,走自主創新的發展路子。這一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國高質量發展制造業提供了根本遵循。[詳情]
儲糧害蟲防治是保障糧食品質的關鍵環節。我國每年糧食儲藏環節損失達200多億斤,其中超一半是儲糧害蟲造成的。傳統化學熏蒸很容易造成糧食二次污染,影響糧食品質。糧倉智慧綠色儲糧技術體系創新、儲糧害蟲智慧監測與綠色防控集成技術、多參數糧情智能AI監測系統等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推動儲糧害蟲治理從化學藥劑依賴向綠色防控轉型。[詳情]
ABB 加速器中國周推動創新協作,AI驅動全棧方案破局,多領域助力低碳轉型典范。[詳情]
上海E-Prix | ABB開放核心專利主導團標制定,引領電氣技術創新
上海E-Prix盛事見證科技突破,ABB攜手本地盤柜廠合作伙伴共筑未來,秉持開放、共贏的態度促進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詳情]
5 月15日,以“智能引領 全球合作”為主題的2025全球高端制造業招商大會在長沙舉行。雷科達集團亞太區總裁費閱軍發表題為《智能制造的挑戰和機遇》主題演講。[詳情]
5月27日-29日,亞洲科技盛會新加坡亞洲科技展Asia Tech x Singapore(ATxSG)在新加坡博覽中心盛大啟幕。智能汽車計算芯片引領者黑芝麻智能受邀參展,并在聚焦人工智能、物聯網與邊緣計算的TechXLR8Asia展區展示了面向機器人、輔助駕駛及邊緣計算領域的全棧解決方案。此次亮相彰顯了黑芝麻智能深耕東南亞市場的戰略決心,并將以新加坡為支點,推動工業自動化、智慧物流與城市移動的智能化升級。[詳情]
5月21日至25日,第九屆“絲博會”在西安舉行。渭南設置的低空經濟展區格外吸睛,230平方米的空間里,30余家行業領軍企業帶著150余項前沿展品齊聚一堂。從無人機研發制造,到3D打印技術,再到新材料應用,無一不展示著渭南在低空經濟領域的蓬勃發展。[詳情]
5月29日,第十五屆數智化人才培養暨產教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以“數字教育 智啟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行業企業以及媒體的1500余位嘉賓共聚北京,共享產教深度融合的優秀成果,共議數智化轉型的全新實踐,共研數智化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武世興、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李靜波出席大會。會上,DBE Cloud數智專業創新平臺5.0正式發布,信創數智產業教育生態聯盟正式成立。[詳情]
麥當勞中國攜手蔚來,共同研發并上線餐飲品牌首個車載AI語音點餐智能體——麥當勞智慧點餐。該體驗已率先應用于蔚來公司樂道品牌車型,并預計于今年內覆蓋蔚來品牌多款車型。消費者可通過自然語言的語音指令,完成從點餐、下單到支付的全鏈路,感受餐飲新場景和車載智能空間深度融合帶來的便捷、安全體驗。[詳情]
隨著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加速推進和高端制造產業升級,山東中奧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中奧電力”)自主研發的“云樞無人智能配電裝備”憑借其技術創新與市場表現,成為推動行業智能化轉型的標桿產品。該產品聚焦高端制藥領域,以模塊化設計、數字化監控及智能化管理為核心優勢,助力我國智能配電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