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近日公布全球芯片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數據,數據顯示全球芯片市場增速明顯放緩。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為1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3%,環比下降0.5%。2022年3月全球半導體的同比增速從2月的32.4%降至23.0%。[詳情]
今年,對于很多人來說都非常艱難和不易,對于工程機械行業的代理商來說尤其如此。以整機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傳統商業模式迎來更為猛烈的沖擊,我們不得不面對,果實低垂的時代已經過去。[詳情]
5月5日,工信部公示2022年新增14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加上2021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15家,國家級雙跨平臺總數將達到29家。[詳情]
該校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陳文杰教授團隊基于“機構具身性智能理論”,提出了一套創新“并聯自適應抓手”設計技術,成功研發出針對異狀零件抓取作業的多個系列單驅自適應多指夾持器抓手。這一成果可同時用于不規則物體抓取和精密裝配,為企業的定制化智能制造提供了低成本的解決方案。[詳情]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關于大力推動數字經濟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支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數字產業化發展、支持產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出臺23條措施,全面支持數字經濟發展。[詳情]
東風輕型車智能制造和綠色工廠4月30日在湖北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動工開建。這是自今年2月15日東風公司與襄陽市簽訂《襄陽市人民政府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促進襄陽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2022-2026年)》以來,政企雙方進一步深化政企合作,攜手應對汽車產業科技變革、轉型升級、致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詳情]
多軸機器臂密布、AGV(無人搬運車)到處跑、人員稀少(黑燈工廠)……今天,我們要是組織去智能企業參觀,一定會選擇這樣的場景。這當然沒錯,置身此景,會由衷感嘆智能化的力量。但筆者想說的是,這可不是制造企業智能化的全部,甚至可以說,這不是智能化的排頭部分。[詳情]
近日有消息稱,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透露,德國將投資140億歐元(約合147億美元,980億人民幣),以吸引芯片制造商前往德國,對德國半導體產業參與布局。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140億歐元中是否包括了此前為英特爾在德建廠提供的資金支持。[詳情]
日前,《中國聯通京津冀數字科技產業園投資協議》在天津簽署,這標志著“東數西算”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在天津正式啟動。[詳情]
武漢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構建中部陸海大通道和航空國際大通道
我市出臺《武漢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加快融入“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努力創建國家物流樞紐經濟示范區,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詳情]
5月8日上午,總投資60億元的格力(馬鞍山)智能產業園開工儀式在市經開區舉行。副省長周喜安講話并下達開工令。市委書記張岳峰,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董明珠分別致辭。省政府副秘書長羅光勇,省經信廳二級巡視員查漢斌,市領導袁方、錢沙泉、吳桂林、黃化鋒、方文,市政府黨組成員汪強出席。[詳情]
2022年定調穩增長,適度超前基建投資和項目前提下,疊加專項債加速發行等有利因素驅動,基建行業景氣度逐漸回升。目前,房地產相關數據仍在探底中,隨著房地產政策邊際寬松,景氣度逐漸回升。在基建與房地產雙驅動下,有望拉動工程機械需求。[詳情]
2022年5月3日,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簡稱普邁)迎來了十周年紀念日。十年來,普邁業務保持良性經營狀態,盈利能力持續上升,管理不斷改善,未來成長可期,書寫了一段“龍象共舞”的佳話。[詳情]
近日,鋰電池產業鏈企業紛紛發布了自己的第一季度財報。在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需求大幅拉升的情況下,鋰礦企業與鋰電池正極材料企業均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大幅增長。而鋰電池企業卻出現了營收同比增長100%~200%,凈利潤同比下滑20%~40%的情況。[詳情]
日前,有媒體報道,國際半導體財團ISMC將投資30億美元(約合198.25億元)在印度建立半導體晶圓制造廠。若消息屬實,該廠將成為印度首座晶圓廠。[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