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互聯網+制造業會發生什么樣的變革?傳統制造業企業如何擁抱互聯網倒逼的變革?阿里研究基于制造業經典理論和產業邊緣發生的變革端倪,總結分析,與業內人士共同探討。[詳情]
日前,國際電聯成員已批準了第一份有關大數據的國際電聯標準。[詳情]
正如大數據顛覆傳統行業,機器人亦正在取代傳統工業的發展,甚至凌駕人類,包括代替記者撰寫稿件。[詳情]
從越來越多的私家車安裝智能互聯操作系統,到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引起各方關注,再到沃爾沃自動駕駛對世界放出豪言:“出事故我負責”。可以預見, 汽車與互聯網的融合是未來的趨勢。[詳情]
今年以來,互聯網公司掀起了一股“造車熱”。在互聯網生態研究院與樂視控股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互聯網生態創新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是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互聯網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是傳統汽車廠商還是互聯網公司,汽車行業對新技術的追逐從未停止。而互聯網公司的優勢在于對資源的整合,未來一定是互聯網公司和汽車產業高度融合,才能實現1 1>2的效果。[詳情]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拓展網絡經濟空間,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根據《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研究制定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行動計劃(2015-2018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詳情]
伴隨著物理世界的演進,以及“互聯網+”戰略的推進,未來的社會計算將會向更高級的形態——“計算+”演化。發展“計算+”需要的是一朵有“背景”的云。它不僅包括能釋放強大計算力的基礎架構和硬件系統,而且在云架構之上,還要有云服務的能力去支持云計算的運用。[詳情]
從18年前白手起家,到如今陽光電源已經是亞洲最大的光伏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曹老師經歷過光伏產業大起大落的日子,也曾眼看著業內大佬級企業轟然倒地,他帶領陽光電源一路走過,踏平坎坷成大道,如今又在互聯網的大潮中,斗罷艱險再出發。[詳情]
雖然我國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但整體上還處在一個大而不強的階段,隨著人口紅利消失,我國大量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中低端制造業升級需求迫切。[詳情]
相比之下,中國互聯網企業試圖進軍的智能導航、故障解讀、耗油提醒、全車體檢功能,完全是天地之差,因為這些功能對于司機而言沒有本質性的價值提升,相對于技術而言,也是現有技術的搬家而已,而對于汽車產業,更不存在質的升華境界。[詳情]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企業需要與互聯網進行融合擁抱,但不是大規模的轉型升級,而是希望通過一些比較少的互聯網軟件投入和小的智能硬件投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生產效率,企業愿意為這樣的創業項目買單,這是我們工業園區扶持一些企業服務類(B2B)項目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詳情]
從2016年到2020年,四川將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使先進制造業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企業電子商務應用率達到60%。到2020年,建成1000家以上智能工廠(車間)。[詳情]
新的一年,我們將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部署,以推進實施互聯網工業發展行動方案為重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多措并舉保增長,精準發力調結構,靠前服務抓落實...[詳情]
未來傳統制造企業實現智能化必須做好幾件事,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以此驅動制造生態的變革。建立以智能產品為載體,以開放式的應用大數據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臺。最后,打通物聯網和互聯網。[詳情]
互聯網大佬在現場的一舉一動刷爆了朋友圈,他們的言談更被奉為產業走向的定海神針。互聯網變革對制造業的影響雖然滯后,但已成加速態勢。五位大佬的這5大關鍵詞值得關注:消費升級、細胞級連接、人工智能創新、彎道超車、新國貨。[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