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河水波瀾不驚,河畔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卻是“頭腦風暴”的漩渦。自12月15日開幕以來,這里的觀眾摩肩接踵,個個感嘆腦洞大開。[詳情]
一條自動生產線正在將毛坯的鋁塊加工為手機殼成品,除了上下料之外,鉆孔、打磨、拋光、檢測等流程均由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完成。這是東莞智能化展示中心里最常見的一幕。)一條自動生產線正在將毛坯的鋁塊加工為手機殼成品,除了上下料之外,鉆孔、打磨、拋光、檢測等流程均由機床和工業機器人完成。這是東莞智能化展示中心里最常見的一幕。 [詳情]
第二屆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網絡空間的五點主張,以互聯網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將推動發展智能制造,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12月17日,全省(溫嶺)鞋業“機器換人”專題現場會在溫嶺舉行,緊緊抓住“互聯網+”制造業的機遇,開展“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大力推進以行業技改、工程服務、裝備制造為重點的“三位一體”工程,向現代制造模式轉變。[詳情]
在重慶北部新區,有這樣一個創業團隊——允升科技,瞄準工業4.0的創業商機,推出重慶首家云工業平臺。目前,重慶200余家工業、制造企業成為他們的會員。[詳情]
當前,中國制造業轉型存在挑戰與機會并存。工業4.0和工業大數據等新的工業技術的不斷涌現,讓“中國制造”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本屆中國 制造千人會(MIC1000)首次聚齊來自學界,產業界,互聯網業和金融行業等不同領域的30位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制造業7大關鍵性問題。[詳情]
12月9日,中國機器人產業推進大會召開,沈陽新松、廣州數控、南京埃斯頓等來自20余個機器人行業企業的領袖共同發出“關于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的倡議(青島倡議)”,號召各行業企業一同團結合作,共謀發展,為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共同推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詳情]
我國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存在著發展怪像,存在著一冷一熱的情況,熱的是產業化的發展趨勢,冷的是投資很少。相較于其他產業發展而言,機器人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還需要繼續深化發展。[詳情]
在全球經濟疲軟、中國經濟轉型之時,中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德國也提出了“工業4.0”重振制造業雄風。作為西門子“老人”,王海濱認為,長期發展要靠堅持創新,同時,增加數字化能力,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詳情]
目前紡織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紡織行業的“十二五”馬上進入收官,“十三五”即將開始,特別是“互聯網+”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為轉型中的紡織工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為落實《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技術成果在行業中的推廣和應用,提高智能制造應用水平,以兩化深度融合提升我國紡織行業綜合競爭能力,促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發展。2015年12月1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在江蘇省南通市隆重舉辦了“全國紡織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暨‘紡織之光’重點科技成果現場推廣活動”。[詳情]
“互聯網+”論壇發起“智能制造轉型與升級”議題討論。浙江省省長李強首先做主題演講,并與海爾集團主席張瑞敏、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西門子高級副總裁王海濱等工業制造企業負責人,展開深度交流。[詳情]
移動機器人AGV作為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翹楚,AGV在制造業應用中以其高效、準確、靈活地完成物料的搬運任務。并且可多臺AGV組成柔性的物流搬運系統,搬運路線可以隨著生產工藝流程的調整而及時調整,使一條生產線上能夠制造出十幾種產品...[詳情]
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處于產業轉型升級需求釋放、國家政策紅利凸顯、資本市場助推的機遇疊加期,工業機器人行業孕育重大投資機遇。在“中國制造2025”、“工業4.0”戰略指導下,工廠“機器換人”現象將更加頻繁,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將進一步打開。[詳情]
世界工業制造的“龍頭企業”代表會聚一堂,海爾集團主席張瑞敏、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三一集團副總裁賀東東、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海濱等,就“互聯網+”浪潮中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展開深度討論。[詳情]
下一個風口是智能制造 工業自動化有望爆發增長—— 系統集成領域發展空間大
到2020年,接入互聯網的人口規模將會達到50億,而連入物聯網的設備終端會達到250億到500億。“可以想像下一個風口在哪里,一定來自智能制造![詳情]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Robert Work周一表示,美國2017年的國防預算可能會要求花費120億-150億美元用于戰爭和軍事試驗。特別之處在于,他還提到,預算可能會用于對美國軍隊關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進行“人機協同作戰團隊”理論來開展驗證。[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