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國際車展已經在今天正式拉開序幕,在本次車展上,國內外車企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根據公開資料,其中全球首發車112臺,跨國公司全球首發車33臺、跨國公司亞洲首發車21臺、概念車46臺、新能源車147臺。
我們也能夠看到,新能源在如今的車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包括國內外的知名車企幾乎都有自己的新能源規劃,無論是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畢竟將來新能源一定是大勢所趨。
但是對于網友們而言,新能源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領域。所以要想看懂了車展都有哪些新鮮的技術,有一些必備的知識還是要掌握的,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此前網友們一定了解過很多汽車測試流程,但是電動車確實不多見,通過我們車展了解到了電動車的測試流程,給大家帶來了不少干貨,讓大家了解到了整車安全、耐久性等方面的測試內容,而且也能看到一款產品背后諸多技術人員做出的努力。
電動車也是有完整的測試內容,不僅是對車輛的測試,同時也是針對車主使用車輛使用習慣方面進行測試。
研發中的測試:從原型到量產的全過程測試
對于騰勢測車型來說,從原型階段就已經開始了整車的測試,一直持續到最后的量產車型發布。即使是在上市之后,騰勢的測試團隊仍持續對車型進行檢測,保證產品的各項品質。
我們在這個圖表上面羅列了騰勢進行的一些項目。當然它不是我們的全部,但是在這里映出一個概念,廠家始終以用戶的角度作為整個測試的核心,做任何測試的工作都需要考慮用戶是怎么去看這臺車,怎么去使用這臺車。
從原型階段就已經開始了整車的測試,一直持續到最后的量產車型發布。即使是在上市之后,測試團隊仍持續對車型進行檢測,保證產品的各項品質。
很多廠家都表示為了保證我們所獲取的知識以及我們使用的知識永遠是最新的,我們定期和開發部門會面,一起組織并參加不同的測試活動。這樣就能夠保證我們和開發這邊能夠實現快速簡潔的溝通模式,保證信息流通的順暢性。
系統測試方法:零件-系統-整車的系列測試方法
前面提到測試的規范和標準都是來源于從整車到系統然后到零部件級別,在實際的測試當中,整個方向又是反過來的,我們是從零件開始進行每一項基本的測試,最終將它逐步地用于系統和整車測試。
每個零部件測試做完以后,還有一個系統級別的測試,這個系統級別的測試有大有小,這個是針對碰撞安全的一部分,我們整車碰撞安全設計是基于電池托盤,本身作為強度的材料,與車身和前面的副車架聯合起來成為一個碰撞的保護結構。各個部分,包括副車架、車身的鋼度、電池,都進行了測試以后,我們會將它合在整車上,會形成這樣一個單獨的系統。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再進行相應的抬架的試驗,靜態的壓力,靜態的剛度和動態的沖擊等等。
整車測試:保證最終產品質量
整車測試共有三個方法,第一個方式就是我們的車輛持久力測試,包括本身的機械功能測試以及抗腐蝕性測試;第二個方式就是車隊測試,車隊測試是通過更大的抽樣率來去進一步驗證我們產品的質量。車隊測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能夠去發現一些單次事件。在車隊測試當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看客戶的接受度和成熟度;第三個方式就是要做整車性能測試。根據騰勢電動車了解到,騰勢電動車要經過強化壞路測試及腐蝕耐久測試。
強化壞路測試
腐蝕耐久測試
在測試方面,騰勢借鑒了戴姆勒130年車輛生產與測試的經驗,但是因為面對的是中國市場,騰勢也針對我們的市場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造。比如說剛才提到的壞路測試、腐蝕測試,這些跟德國標準是有不一樣的。源于德國的標準在中國做了一些改進,但是實際上最終達到的結果是一致的。
而國內的有些廠家是通過原有的汽油車車型進行改進,有些測試項目是否也進行了測試就不得而知了。不過電動車與汽油車有著本質的差別,不同形式的汽車都應該具備符合自己測試的條件。
(審核編輯: 滄海一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