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前沿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研究院由北京市經信委指導,按照“1個研究院+N個創新中心+N個科研條件平臺”的三層開放式組織架構組建,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博士任首任院長。
第一批設3個創新中心及1個科研條件平臺
“1個研究院+N個創新中心+N個科研條件平臺”的組織建構逐步發力,第一批設立3個創新中心及1個科研條件平臺,3個創新中心為由創新工場牽頭發起的北京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創新中心、由商湯科技牽頭發起的北京智慧社會創新中心、由臻迪科技牽頭發起的北京人工智能專利創新中心,分別專注基礎研究、產業化應用和知識產權;1個科研條件平臺是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牽頭,會同曠視科技、商湯科技、金山云搭建的人工智能計算及數據應用服務平臺。
該研究院以提升人工智能原始創新能力為使命,通過聚集一批國際一流的科學家和機構,構建頂級人才團隊,聚焦重大理論、關鍵共性技術和關鍵產品,提供全鏈條創新支持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落地實踐,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成果、國際標準、技術創新中心和創新型領軍企業集群,成為北京建設國家創新中心的標志性重大工程,全國科技創新的制高點以及國際人工智能發展的領軍者。
北京具有人工智能優勢
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表示,北京人工智能研究基礎深厚。聚集了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等全國過半數的人工智能骨干研究單位。擁有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等10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政府的支持、大量的數據、BATJ的成長、年輕一代的活力、創業者的努力、中國VC的前瞻性,北京的這些條件對國際AI人才具有吸引力。”對于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潛力,李開復表示,未來將是美國與中國的世界:前者在技術領域領先,后者將利用其在數據、人才教育培訓和政府政策支持,追趕甚至超越前者。
李開復說,中國目前在國際學術水平提升,優質論文華人比例達42.8%。此外,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巨大的數據量。“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外賣比美國多10倍,共享單車比美國多300倍,移動支付也比美國高很多”,李開復表示,當然美國在人工智能產業的人才、專利、資本條件優于中國。比如,美國的AI工程師有40.5萬,中國有10.3萬。
(審核編輯: 智匯小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