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涉及到貸款或保險,光伏電站就必須要接受第三方的檢測、評估和監管。
1、檢測
電站建設完成后,保險公司或電站買方讓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負責電站組件、逆變器、支架、地質、線纜以及其他輔材的檢測;最終出具檢測報告,檢測是評估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后評估
光伏電站建設完成后,通過設備材料檢測、檢查安裝工藝、系統設計合理性、一定時間的第三方運行數據分析等,給出一個合理的評估認定,并給予評級;
3、監管
由于電站損失在保險認定時可能會存在爭議,因此保險公司需要一個第三方的數據監管中心,此數據從現場采集一直到數據中心存儲,利益相關方都是無法進行修改的;后評估當中的運行數據分析一樣需要此類數據。
二、保險產品如何嫁接光伏電站融資,有哪些作用和價值?
行業積極推動保險入光伏電站投融資領域,參與構造以資產證券化為重要形式的光伏終端市場融資之路。
25年期保險產品可以幫助提升光伏行業質量。保險機構為光伏系統制造商建立“數據庫”。
委派專業的第三方驗廠,項目開發商只選擇通過驗廠,在保險機構數據庫內的制造商作為招標選擇;
如果開發商希望轉讓電站,保險受益權可以與電站權益一同轉讓給買方,使得開發商不用再質押一定股權或者交納質保金;
通過保險的介入,由于保險公司有嚴格的審核程序和自身的賠償責任壓力,避免劣質組件和系統部件進入流通環節,從而提升行業總體質量。
三、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產品已經具備了法律基礎和市場要素
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產品,即是將電站的未來收益通過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證券的方式予以出售,獲取融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目前,發行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產品已經具備了法律基礎和市場要素。
2013年初證監會出臺的《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八月份發改委出臺了《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及相關細則,管理辦法、補貼電價、補貼年限、中介機構、產品交易場所等諸元的確立,使得光伏電站資產證券化產品的推出不再具有根本性障礙。
(審核編輯: 智匯張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