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追趕到領跑,中國高鐵以創新為引擎,在神州大地繪就壯麗發展畫卷。即將于2025年7月8 - 11日舉辦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以“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恰是中國高鐵發展的生動注腳。[詳情]
“兩區”建設五年來,北京各區堅持以創新為引領,推動制度型開放實現系統性突破。昨日,北京“兩區”建設五周年自貿試驗區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市各區聚焦營商環境提升,在產業集聚、平臺建設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多個“全國首創”“全市首創”,為首都高質量發展與國家高水平開放持續注入新動力。[詳情]
7月3日,太空鏈科技首家AI智能體終端體驗中心正式入駐清華科技園,不僅標志著太空鏈科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更以全球首家AI智能體終端的場景落地受到了廣泛關注,為科技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詳情]
廣東深圳,一段模仿電影經典橋段的舞蹈,被機器人跳得剛柔并濟、有模有樣,揮手、扭胯、轉身、踱步,一連串舞蹈動作絲滑流暢,節奏明快又富有動感。[詳情]
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局獲悉,近日,隨著鋼箱梁最后一塊翼板精準落位,南二環西延(西二環-永和路)工程3標段高架橋圓滿完成合龍。這標志著項目3、4標段橋梁主體結構全線貫通,為后續橋面鋪裝、交通設施安裝等附屬工程全面鋪開按下“加速鍵”。[詳情]
中國發布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將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開
7月3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介紹,今年數字絲路發展論壇以“數智海絲 共迎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將于7月24日在福建泉州召開。[詳情]
“人工智能+先進制造” 廣西首個焊接機器人項目生產基地正式啟用
7月3日,記者從賓陽縣委宣傳部獲悉,總投資3億元的南寧(賓陽)立德機器人生產基地近日在賓陽縣賓州產業園正式啟用。該基地是廣西首個焊接機器人項目生產基地,從啟動建設到正式投產僅用130天,為賓陽縣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出跨越性一步。[詳情]
7月2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數據局、新華通訊社、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主辦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會議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吸引了全球50多個國家及重要國際組織的300余位國際嘉賓、上千名嘉賓參會。[詳情]
工業大模型應用進入廣泛探索階段,多方入局進入“百家爭鳴”時代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中國工業大模型市場進展及展望,2025》(Doc #CHC52296025,2025年6月)。分析了2025年當前階段,大模型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進展,并對工業大模型的未來應用進行了展望。供市場參考使用。[詳情]
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將進入規模化應用和形成新質生產力階段,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復合增長率達25%以上,技術驅動、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形成“三螺旋”增長動力。產業鏈從基礎層到應用層加速融合,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三大創新集群,AI領域的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詳情]
7月4日在全柴天和機械生產車間里,11個5G室內分布系統正實時“分揀”著五條生產線的數據流,工人們無需離開工位,通過面前的電子面板就能完成信息交互。[詳情]
日前,安徽永川電力集團二期智能電力物聯網設備生產項目舉行開工典禮。摩爾多瓦、馬爾代夫、尼日利亞駐華大使及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代表處主任應邀參加。二期項目為開展智能物聯網電力設備制造基地進行建設,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產業鏈協同能力,增強永川電力的核心競爭力。[詳情]
推動區域互聯,促進綠色發展——上合組織國家加快可持續交通探索
近日,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在天津召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多位代表圍桌而坐,就推進全球可持續交通合作等議題共商機遇。[詳情]
在全球經貿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形勢下,第十六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近日在天津成功舉行,釋放出為世界經濟貢獻中國動能的鮮明信號。與會各國嘉賓紛紛期待,中國以新質生產力引領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詳情]
7月2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來自50多個國家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嘉賓齊聚北京,共赴這場“數字之約”。[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