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導航院、武漢大學及國內其他相關研究團隊,三方聯手制定北斗智能手機高精度定位導航芯片的相關標準,最快有望在今年底問世。[詳情]
近日,美國國防部對3D打印制造渦輪葉初期投入100萬美元,用于解決發電機密集而降低發電效率問題。[詳情]
工業以太網作為一種高效的局域網絡,擔負著傳感器數據傳輸、生產設備控制等功能,是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廠信息化的基礎。[詳情]
近日,全球最大鏈接索引數據庫Majestic將與太空3D打印機制造商太空制造攜手,在距離地球數百公里遠的國際空間站中實現形象化3D打印互聯網。[詳情]
疫苗有“毒”,不法分子用它來傷害無辜的孩子,我們更加應該采用科學的手段,杜絕這類事情的再度發生。萬物互聯能為孩子做點什么呢?[詳情]
近日,一項由鑒衡認證中心和中國光伏電力投融資聯盟組織編寫的“光伏發電站評價規范”,在經過更大范圍研討和修改后,有望在近期正式發布實施。[詳情]
3月20日,第二屆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對2015年空氣凈化器產業進行了回顧,并結合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對后市進行了分析和展望。[詳情]
震旦集團于3月19-20日聯合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首次在臺灣舉辦“3D打印應用骨科及康復領域課程研討會”,并盛邀上海交通大學專家共同與會。[詳情]
3月9日下午,深圳市投資推廣署攜手深圳市坪山新區管委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深圳坪山新區機器人產業投資推介會”,約150位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域的企業代表參加。[詳情]
3月21日,中國國家能源局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主辦第九屆亞洲太陽能論壇,論壇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具體承辦。[詳情]
3月20日,第二屆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對2015年空氣凈化器產業進行回顧,并結合空氣凈化器新國標對后市進行分析和展望。[詳情]
日前,在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機工智庫”成立暨公益研究成果發布會上,我國裝備制造業如何“走出去”,如何借力“中國制造2025”快速發展,成為會議主題。[詳情]
22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發布消息稱,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水下機器人“潛龍二號”在西南印度洋通過驗收和試驗性應用的考核,未來可正式投入使用。[詳情]
記者跟隨采訪了解到,中科院院士、著名焊接專家潘際鑾世界首創的“無軌道焊接技術”,有望在珠海海工裝備制造集群中率先應用。[詳情]
前不久,中建三局建造騰訊北京總部大樓封頂。這座單層面積為28萬大廈單層就能容納2300人一起辦公,預計落成后在此辦公的員工人數接近8000人。[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