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報告認為,我們現在每天被各種媒體“洗腦”的新技術將在2025年達到某種引爆點。這份報告調查了800位科技行業高管和專家學者,受訪者分享了他們對于各個技術發展的時間線。[詳情]
提及人工智能(AI),恐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仍是多年前,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那部電影。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AI的研究尚且停留在文字層面,且計算機對普片的識別,要依靠人工添加的標簽與注釋。現在,這一窘境終于有望被打破。[詳情]
近年來我國在完善移動終端產業鏈、支持核心技能研發、標準制定、品牌培育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2014年國產品牌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達到78.3%。小米、華為、聯想等品牌智能手機進入全球市場,甚至出現產品供不應求現象。[詳情]
智能硬件最為物聯網重要一環,在經歷起步、摸索和發展后,市場熱度提高。外人看來,智能硬件潛在消費者的認知度和購買欲望逐漸增長,各種新品密集發布,眾籌越辦越火,儼然一派繁榮。[詳情]
為什么智能硬件熱潮不斷?熱度的引領者永遠是美國的一些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真是有錢任性,我們都看不懂。谷歌花32億美元收購了一臺有自我學習功能的智能溫控裝置Nest,我們解剖了Nest的產品,沒有那么神秘,谷歌為什么花大價錢做這件事?[詳情]
隨著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家庭安防系統的市場需求日益加大,如何利用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技術與傳統監控相結合,設計出同時具有目標檢測、 目標跟蹤、目標分類和目標理解等功能的高智能化家庭安防系統是當前國內外關注的熱點。[詳情]
一本名為《機器人時代》的書最近獲得了麥肯錫“最佳商業圖書”大獎。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這本書的副標題,英國版為“大規模失業的威脅”、美國版為“一個失業的未來”。該書的主要觀點是,從制造業到專業服務領域中,越來越多人擔心自動化會對就業產生負面影響。[詳情]
別再說智能家居并沒有什么卵用了!在森林大火中一男子用智能家居App保住房子![詳情]
ABB首席執行官史畢福博士:提升能效是迄今應對氣候變化的最佳途徑
多年來全球變暖一直是個焦點問題,因此有人也許會認為,所有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簡便易行的措施早已被使用殆盡。然而,當各國政府迎來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之際,我們驚奇地發現身邊依然存在一些簡單易行的解決之道。[詳情]
2003年以后,中國重新啟動第二輪重化工業,時至今日,中國在裝備制造、造船、資源、鋼鐵、高鐵、核電、新能源等領域形成了與世界頂級企業抗衡的力量;它面臨著一個壞時機。2010年以來,在中低端制造業,中國企業不斷挑戰成本極限的難度越來越大,東南亞以及南美部分市場吸走部分中低端制造企業。[詳情]
近年來大力發力工業機器人業務的新時達近期發布公告,擬以10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會通自動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通科技)100%股權及上海曉奧享榮汽車工業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曉奧享榮)49%股權。此次收購完成后,將進一步健全新時達業務體系,貫通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實現其運動控制及機器人業務從“關鍵核心部件—本體—工程應用—遠程信息化”的完整產業鏈布局。[詳情]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物聯網技術與設備已經開始在各個領域滲透。一份來自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報告認為,我們現在每天被各種媒體“洗腦”的新技術將在2025年達到某種引爆點。這份報告調查了800位科技行業高管和專家學者,受訪者分享了他們對于各個技術發展的時間線。[詳情]
據牛津大學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20年內將會有47%的工作崗位被機器人取代。專家表示,智能機器人將最先代替流水線上不斷重復單一動作的工人,但是與藝術創作相關、與人交際的公關工作,或者需要人感性判斷或思考的工作,難以被取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