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春節假日期間,科林電氣通過石家莊市鹿泉區紅十字會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贈物資100萬元,以此向英勇逆行、深入疫區、奮不顧身戰斗在防疫最前線的醫護人員表達尊敬和感激之情。[詳情]
2月5日,在±1100千伏準東—皖南特高壓直流新疆昌吉換流站內,智能巡檢機器人“大白”首次亮相抗“疫”保電現場,助力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行定期巡檢,確保“疆電外送”通道安全正常運行。[詳情]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海油)1月30日宣布,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5000萬元,支持湖北省抗擊疫情。[詳情]
新能源更多的接入會帶來更嚴峻的電力平衡問題,過去很多年里,電力的長距離運送是新能源消納的重要手段。在電網縮減投資的背景下,除了發電企業要更多的考慮電源和負荷區域的問題,電網也要積極通過儲能等手段加強電力平衡能力。[詳情]
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能、中石油、中石化等能源電力企業,晶澳、華為、隆基、通威、正泰、陽光電源、東方日升等光伏企業均踴躍捐款捐物,主動承擔起了自身的社會責任,為疫區人民獻上了綿薄之力。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截止2月1日,能源電力企業捐款總額已超7.71億元。[詳情]
1月10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申報的“鋁合金節能輸電導線及多場景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發明了高導電率的硬鋁、中強鋁合金和耐熱鋁合金導線,突破成分與組織精確調控的關鍵技術,開發了導線多場景應用的關鍵技術及配套產品。三類導線相比現役導線,導電率分別提高4.0%、3.9%、3.3%。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詳情]
1月19日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科技部傳來消息,科技項目“高海拔地區提高配網供電半徑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青海省科技廳驗收。項目研究成果實現了延長配電網供電距離、降低線路損耗、提升電能質量、提高供電可靠性的目標,其中,分布式就地補償、有源自適應線路阻抗匹配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詳情]
2012—2019年的7年間,全國充電樁數量累計增加了近50倍,達到了105萬個。2019年6月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始實施后,對新能源車行業的支持重心轉移到基礎設施建設上,為電動汽車充電業務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詳情]
工信部《2020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 數據中心、階梯電價政策執行專項監察
為貫徹落實《節約能源法》和《工業節能管理辦法》,充分發揮節能監察的監督保障作用,持續提高工業能效和綠色發展水平,助推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據《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制定本計劃。[詳情]
工信部《2020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 數據中心、階梯電價政策執行專項監察
?依據強制性節能標準,突出抓好重點用能企業、重點用能設備的節能監管,推進重點行業、區域工業能效水平提升,實施國家重大工業專項節能監察。[詳情]
近日,光伏行業迎來重磅消息!1月15日,中美貿易協議簽字了,我國電池、組件企業將迎重大利好,國內多晶硅企業則面臨巨大沖擊,涉及到種種關聯,整個光伏行業都或將因此進入新的一輪洗牌,迎來一場變革。[詳情]
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預計2020年實現并網發電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消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自2015年開工建設,預計2020年將實現并網發電。[詳情]
儲能技術可實現發用電時間解耦,打破電力實時供需平衡約束,使電能更趨同于一般商品,拓展電力交易的自由度和靈活度,是能源物聯網的重要支撐。在各類儲能技術中,電化學儲能安裝靈活、地理條件約束小、成本下降速度快,在全球范圍已進入商業化推廣階段。[詳情]
1月15日,廣電電氣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公司現金收購ABB(原GE工業系統中國區配電業務)已經完成相關工商變更登記,這意味著本次收購正式步入收官階段,集團公司再添兩家控股子公司。后續兩子公司將在中國市場使用AEG品牌并由AEG團隊繼續負責保障和服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