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電科院首次嘗試采用“仿人”機器人技術,對電能計量器具進行內部脫落元件、焊點等異物的檢驗檢測,填補了國內電能計量器具自動異物檢測技術的空白。[詳情]
南方企業新聞網[詳情]
在常州,一企業實現年節約電量約4000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4.4萬余噸;在連云港離陸地12海里的開山島上,“黃海夫妻哨”、守島29年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用上了電飯煲、電視和空調;在蘇州,居民家中安裝了一種新儀器后,小學生都可以通過紅、黃、綠三色指示燈知道家中用電是否出了問題[詳情]
全球能源互聯網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10日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大約70名中國與歐洲專家就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展開深入交流。不少專家表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很有意義且可以實現。[詳情]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制造業又要掀起新一波發展浪潮,機遇并著挑戰為工業自動化行業帶來了新的蛋糕。如此大好機會應該如何把握,誰將會成為下一個王者?說到工業自動化領域王者自然會想起西門子和通用電氣這兩家世界級巨頭。[詳情]
目前,工業交換機協議的標準化早已完成,包括底層協議、網絡冗余協議、管理協議、網絡精確時鐘傳輸協議等,不同廠商產品互通性好,還可以實現混合組網。[詳情]
“風電已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力來源,中國也成為風電投資最大的國家。中國的努力,讓世界獲得了從傳統能源向新型能源發展的巨大動力。”在日前舉行的2015第七屆世界非并網風電與能源大會上,世界風能學會主席麥加德說。[詳情]
1000kV直流特高壓國家計量標準裝置的研究基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建立了1000kV直流特高壓國家計量標準體系,在計量標準裝置、量值溯源技術和量值傳遞技術等方面實現全面創新,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詳情]
工業4.0時代,智能化已成為衡量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建設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一個共同目標。隨著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城市對清潔、高效、經濟、安全的電力能源的需求日趨加劇。因此,在智慧城市的諸多建設工程中,智能電網也成為關鍵項目之一。[詳情]
近日,我國首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站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DCS)通用平臺“和睦系統”在北京通過專家組鑒定。該平臺打破了國外在核電站核級DCS方面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也為中國核電“走出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詳情]
ABB將為陜西富平智能變電站提供一臺帶有全光纖電流互感器的363千伏高壓隔離式斷路器。該斷路器集“隔離,斷路,電流測量”三種變電站功能于一身,使變電站占地面積最高可減少70%。[詳情]
素有“低壓電器名片”之稱的浙江省柳市鎮,在低壓電器行業提升方面再出重拳。 近日,該市召開了電氣行業提升發展動員大會,出臺了《樂清市電氣行業提升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意見,明確開展全面整治提升行動。[詳情]
一個月內,中國核電在國際市場上碩果累累。出口項目涉及投資、工程建設、運營與核電技術出口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借此三大競爭性核電市場的突破,中國核電已經成為世界核電市場中的重要力量。[詳情]
2015年核電重啟之后,一直困擾核電走出國門的瓶頸問題正在被攻克的進程中。從國家電投獲悉,由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套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關鍵設計與安全分析軟件包(COSINE)公開測試版將于近日正式發布。[詳情]
當前,我國智能化電廠發展受到的最大阻礙是智能傳感器的未國產化。[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