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峰會在深圳召開 全球首份《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發布
12月14日-15日,以“數字央企 智領中國”為主題的首屆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峰會在深召開。此次峰會聚焦中央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布了中央企業2021年數字化轉型十大趨勢、數字化百大典型場景、數字化十大轉型成果以及十大行業數字化白皮書等。[詳情]
踐行碳達峰和碳中和戰略,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電力作為我國碳排放占比最大的單一行業,減排效果對實現“雙碳”目標至關重要。[詳情]
12月10日,天津建成首條多功能電纜智慧隧道并投入使用。這條隧道應用了我國目前最先進的“頂管盾構復合技術”,共敷設4回220千伏、2回110千伏電纜,滿足天津北部地區負荷快速增長需求,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強能源保障。[詳情]
12月13日,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泉城濟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風電、核能、經略海洋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合作,促進高質量發展。東方電氣集團將主動融入山東海洋強省等戰略實施,存續悠久合作,賡續深厚情誼,深耕齊魯大地。[詳情]
氫能多旋翼無人機“氫霆”順利完成對500千伏望南線的通道自主巡檢作業。[詳情]
11日18時32分,中國第二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6號機組反應堆首次達臨界順利完成,標志著機組正式進入帶功率運行狀態,向建成投產邁出了重要一步。[詳情]
12月6日,在±1100千伏昌吉換流站750千伏交流場,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開展了無人機自主高精度巡航。即使無人機發生微小偏航,也能夠根據預設航線自動矯正,傳輸4K高清圖像,并且低延時、無卡頓。這是該公司北斗精準服務系統融入5G技術后的首次巡檢,標志著“5G+北斗”進入使用階段,進一步推動新疆電網智能化運檢。[詳情]
重點項目徐大堡核電站正在按照工程進度、計劃高質量推進。據介紹,在保證質量安全前提下,目前施工現場實施24小時不間斷施工機制。按計劃,徐大堡核電站將有6臺機組陸續投入建設,該項目將為遼寧省實現碳達峰提供有力支撐。[詳情]
12月2日,在位于山西朔州1000千伏岳定一線1號鐵塔的檢修現場,國網山西超高壓輸電公司人員利用本公司與中國電科院聯合研發的無人機驗電技術,成功對該線路進行驗電、掛拆接地線工作,這標志著我國特高壓輸電線路結束了多年傳統人工接觸式、非接觸式的驗電歷史,進入到無人機驗電時代。[詳情]
12月8日,聯盛新能源集團與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國電電力)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成功舉行。在國電電力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賈彥兵及聯盛新能源集團董事長何旖莎的見證下,國電電力副總經理張國林、聯盛新能源集團CEO郝鵬正式簽署了雙方戰略合作協議。[詳情]
在11月中旬舉行的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上,發布了今年安徽省“5G+工業互聯網”十大創新應用,“5G+特高壓密集通道及配電智能運檢”是其中之一。[詳情]
河北省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十四五”規劃 積極開展局域電網、智能微網和直流配電網示范
近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北省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共分五個部分。[詳情]
“今年受新冠疫情和洪水影響,我們承接的白鶴灘—江蘇和南昌—長沙兩個特高壓輸電工程施工進度緩慢。‘e裝備’平臺,不僅及時幫助我們解決亟需租賃7臺雙搖臂抱桿的困難,而且大大節約了工程成本。”11月16日,河南送變電建設有限公司機具設備分公司經理王哲在南昌—長沙特高壓輸電工程第7標段施工現場,為國網電商“e裝備”頻頻點贊。[詳情]
國網南平供電公司員工在220千伏田安Ⅱ線4號、7號、12-14號鐵塔完成了輸電邊緣物聯代理采集終端的塔上設備安裝工作。這是福建省首條基于物聯管理平臺的智慧輸電線路,實現了物聯平臺與輸電專業應用集成,提升了輸電線路在線監測和智能研判能力。[詳情]
11月30日15時58分,國能永州電廠二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帶負荷試運行,各項參數指標優良,運行穩定。這標志著湖南首個百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項目全容量投產發電。[詳情]